2019年7月8日,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举办了“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师培训工作会”。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副校长张新启、教务处处长齐世杰、科研处处长田毅红出席了本次培训会启动仪式,会议由田毅红处长主持。
张校长重点讲解了高职教师的内生动力和主动性,要求与会教师要有大学教师的风范。同时,他从“为什么备课?”“备什么?”“怎么备课?”三个方面阐述了怎么讲好一门课。强调高职教师要时时刻刻把备课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形成一种习惯。凡事都要细心谨慎,“差一点”就有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
齐处长叮嘱各位新教师“备课”要考虑到各门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了解相关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对“教学规范”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
7月9日,召开了高职经验分享的座谈会。翟玉新、何扬、裴庆利、支海滨、梁井国五位老师分享了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一年来的教学工作经验和体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从了解学情、分组教学、因材施教等方面进行阐述,内容思路清晰、面面俱到,让新教师对高职的教学工作有了初步了解,激发了与会教师们的工作热情。
7月10日至11日,各备课团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进度计划、教案的编写与修改完善工作中,并对相关课程资源进行了搜集和整理。
英语组教学团队从知识、能力及情感三方面研读教材,总结语法点和每单元涉及的听说读写教学重难点等,制定了适合现阶段高职学生的课程标准。合作完成了新思路英语第一册教材的中英文两版课标的撰写。针对中德英语教案模板和本校教案模板的设计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讨论课标和教案的撰写,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更加熟悉,为以后的公共英语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体育组教学团队具体工作如下:第一,重视培训,严肃纪律。第二,因材任教,合理分工。第三,学习体育总课程标准,制定各项目课程标准。第四,课程标准精细化,格式统一化。第五,各司其职,编写教学进度计划和教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相信各位教师的辛勤付出,一定会为应职院的教学工作做出巨大贡献。
思政组教学团队制定并完善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门课的课程标准,同时完成了两门课程的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
心理组教学团队结合上学期教学及工作经历,商讨修订《素质修养与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计划。同时还对教育部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文件进行了研读,并针对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进行了资料采集与初步规划。
数学组教学团队培训期间,集体研读了现有教材,对应用数学和经济数学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同时制作了课程标准和教案的汇报材料。
计算机组教学团队制作完善了课程标准、教学进度计划和教案,对教学任务进行了合理分配,搜集整理了相关的教学资源。
语文组教学团队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对《应用文写作》和《大学语文》两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进度计划、教案进行了修改与完善。搜集了网上相关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全体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和对具体章节的研讨,为以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语文组
电子信息备课组现共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四个专业,四个教学团队分别对各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同时完成了19门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写与修订工作及任课安排工作。
智能制造备课组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生考证辅导标准和教案分别进行了研讨、编写和修改完善工作,并确定了各专业的课程安排。
商贸电子备课组对会计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并完成了经济学基础、基础会计、电子商务、网页制作等专业课程的课标、教案等教学资料的制定。7月10日上午,商贸电子备课组在郭晓薇主任的带领下召开了新学期课程研讨会,对各任课教师所任课程的资料准备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研讨与指导。
交通运输备课组对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并对课程的安排进行了探讨。现在已经初步完成了课程标准的制作和教案的编写工作。
学前教育备课组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培养方案的学习与交流;各学科教师们编制完成了17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并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了学科集体备课,完成了个人任教学科精品教案的编写工作。
7月12日上午,14名专业负责人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完善情况、课程安排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报。下午,21名教师对各学科的教案进行了展示汇报。最后,齐世杰处长对汇报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教案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第二,教师是教课程,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找对方法进行教学;第三,教案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对教材进行重新设计。
经过五天的集中培训,全体教师提升了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加强了对本学科教学标准的理解,通过集体备课和精品教案制作,提升了教学设计能力,为圆满完成高职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